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近日,我院血管通路团队在上级医院医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3例尿毒症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填补了我县医疗领域此项新技术的空白,同时标志着我院在处理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上又取得了新成果。
典型病例一
患者丁某患尿毒症,近两周血液透析血流量欠佳,不能满足透析治疗需求,触诊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稍减弱,术前一天内瘘初震颤基本无。经床旁 B 超探查见距离内瘘口及约2cm处见血管多处狭窄,遂行PTA手术。术程半小时,术后内瘘震颤恢复,常规透析,效果满意。
典型病例二
患者杨某近期半月透析血流量差,本次专家组成员行通路筛查,经床旁 B 超探查见距离前臂内瘘口2cm处仍存在狭窄问题,将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家属要求在我院再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 PTA ),术程约半小时,术后 B 超可见血流信号良好,效果满意。
什么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有效透析的必要保证,因此,动静脉内瘘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技术的改进,透析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受局部血流动力学及反复穿刺 影响,很容易导致部分患者血管局部狭窄,影响透析血流量从而降低透析效果,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 PTA )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解决尿毒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问题。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是在超声的引导下经皮穿刺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对血管的狭窄部分进行扩张,使狭窄部位矫正支正常的血管内径,使原有的珍贵的血管资源得以继续保留,具有精准、微创、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优点。
原则上所有动静脉内瘘狭窄均是其手术适应症,其禁忌症包括严重出血倾向、导丝 导管不能通过的重度狭窄,以及严重扭曲的血栓性闭塞。术后当天即可进行穿刺透析治疗。需注意穿刺点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